五方面解析泥鳅养殖产业发展经验

人气 5304   2012-3-26 15:09

泥鳅是一种常见的小型水产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具有补中益气、消渴利尿、解毒收痔等多种药用功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饮食的多元化、健康化,泥鳅在国内市场上广受欢迎,价格持续攀升。
开展泥鳅高效养殖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怀远县泥鳅产业自2003年起步,目前养殖面积发展到近5000亩,其中:稻田养殖近4000亩、池塘养殖1000亩。2006年泥鳅养殖总产量达到1200吨,出口230余吨。全县已建立稻田和池塘养殖泥鳅示范基地13个,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孔津湖稻田生态泥鳅养殖示范区,该核心区稻田生态养殖泥鳅1500亩,另有池塘健康养殖500亩。
主要做法:
(一)制定发展规划,争取多方支持
2003年4月,怀远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无公害泥鳅生产的意见》的文件,并颁布实施了“怀远县无公害泥鳅产业发展规划”。蚌埠市政府也将怀远县的泥鳅产业列为市“十一五”渔业发展重点产业加以扶持。并确立了以加强技术研究和示范基地建设为突破口,辐射带动全县泥鳅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
(二)培育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升级
我们通过招商引资,积极谋划,建立了怀远县渔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加强与水产院校、科研单位、出口经销商的合作,进一步完善苗种繁育基础设施,扩大苗种生产规模,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自身的同时,增加带动农户的收益,壮大泥鳅产业经济。
(三)加强技术攻关,突出苗种带动
由于前几年过度捕捞野生泥鳅造成目前泥鳅野生资源量的减少和品质的下降,为了抓好泥鳅苗种的繁育工作,渔业科技公司和县水产局合作,共同研究,在泥鳅苗种的规模化繁育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2006年1月泥鳅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通过了省级科技成果鉴定。总投资460万元的我国首家以泥鳅苗种繁育为主的鳅科鱼类良种场目前已全面竣工。该场占地500亩,设计年产泥鳅苗10亿尾,今年5月份即可投入生产。该场可带动当地农民开展6000亩稻田生态养殖和池塘泥鳅养殖,年产优质商品泥鳅5000吨以上,合同出口1500吨,年创社会效益1亿元,出口创汇600万美元。
(四)强化质量管理,积极开拓市场
怀远县在发展泥鳅生产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树立质量和标准意识,强化质量监督和标准体系的建立,并按出口标准组织生产和管理,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档次。2005年县水产局组织牵头成立了“怀远县泥鳅养殖协会”,吸收全县泥鳅养殖户280多户为会员,要求他们严格执行泥鳅养殖技术操作规程,加强生产过程中苗种、饲料、药品及水质等检验和监测。
县水产局在市场开拓方面,一是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办理泥鳅出口相关手续。目前已有1家办理了泥鳅自主经营出口权,并于3月份自主出口韩国商品泥鳅50吨,改变了过去全部依赖出口经销商的局面;二是组织协会、企业和营销大户积极推介怀远泥鳅产品。目前,我县在上海、南京、杭州、武汉、无锡、天津、大连等城市建立了泥鳅销售网点,价格比本地高出30%—50%。
(五)抓好技术服务,强化示范引导
2003年以来,县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共举办技术培训班55期,培训人员达2400余人次,建立示范基地13处,面积达3000亩,分布在全县水产养殖重点地区,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如马城镇孔津湖示范区稻田养殖面积达2万多亩,现发展势头强劲,2006年已开展泥鳅养殖2000亩。

  关注度: 5304   Baidu: 0   360: 2   Google: 0   其他: 4

推荐您可能感兴趣:

返回顶部
泥鳅养殖前景 | 添加收藏 联系方式见首页
本站绝大部分内容是编辑编撰的原创性文章,有少量转载,如有涉及到虚假、侵权、违法等信息,请联系我们。
版权保护:本站原创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的版权均属本站所有。©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