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催产时间:泥鳅人工催产一般在4月下旬至6月,水温22℃以上时进行。 (2)催产药物:可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或鲤脑垂体或A型混合激素。 (3)催产方法及剂量:对亲鳅进行一次性背部肌肉注射,每尾汁射剂量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150IU或鲤脑垂体0.5—1个,或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10—15微克或A型混合激素0.5—11U,每尾注射药液0.1—0.2毫升,雄鱼注射剂量减半。亲鳅注射激素后,放人水池、水缸或网箱中,并放置鱼巢,以杨柳树根须为好。在25℃—28℃的水温条件下,注射后的亲鳅一般经过8—10小时,便开始发情产卵于鱼巢上,然后及时将粘有鱼卵的鱼巢移到孵化池中孵化或设法将亲鳅捞出,以防亲鳅吞食卵粒。 (4)人工授精:采取人工授精方法进行繁殖,可待雌鳅开始发情后,把雄鳅精巢取出,剪碎研磨制精液,随后挤入卵粒,用羽毛轻搅,最后用清水冲洗几次,立即将卵粒附着在柳树须上进行孵化。 (5)孵化:泥鳅刚产出的卵呈灰黄色,卵粒0.8—1.0毫米,吸水膨胀后,卵粒大多数在1.3—1.6毫米,无色透明、浅黄色、具有弱豁性。受精卵在水温20℃—30℃均能正常孵化,孵化可放人小水池、水缸或网箱中进行,放卵密度一般每升水放500粒为宜。同时,注意其溶氧,小容量静水孵化要勤换水,以保证有充足氧气。孵化适宜水温为20℃—28℃,最适水温22℃,水温24℃—25℃时,30—35小时可孵化出苗。鳅苗孵出48小时后可开始摄食,可按每万尾每天一个熟蛋黄,连续喂几天,待鱼体颜色由黑色转为淡黄色时,即可转人苗种培育阶段。 |